“西部大开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课题组成立暨第一次会议2024年11月11日下午,“西部大开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课题组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中国投资协会举行。 会议由发展中心孙文豹主任主持。会上,孙主任将此次会议的目的、课题组的使命、下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做了详细说明。 孙主任提到,10月份带领多家央企前往新疆某制氢甲醇项目洽谈投资。经过调研后,央企投资方一致反映,该项目缺乏顶层设计和投资论证,存在一些问题。与其投资一个综合条件不理想的项目,不如利用央企资金优势、发展中心资源优势和产业规划能力,在新疆落地一个新项目,在政策支持和流程审批上会更加顺利。 因此,发展中心研究决定,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3日召开的《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战略决策为契机,邀请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杨春平主任共同发起“西部大开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课题,通过国家课题整合资源,提升高度,将央企的经济投资与党中央决策部署相结合,联合新疆自治区打造西部大开发先行先试示范区,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西部发展的示范案例,也为央企的投资争取到更多政策支持,增加投资回报。 中电建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山东区域副总经理王志伟分享了该院在新疆绿色项目领域的投资和进展。他表示,十分认同孙主任的顶层设计和课题理念,该理念不仅将央企原有产业投资与国家使命相结合,还能争取到更多政策支持,在发展中心的规划下,为国家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在产业规划方面,王总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应关注新疆的风力和光伏指标与电网容量的匹配。他强调,如果不将新能源指标与电网容量结合起来进行规划,那么制定的产业发展方案将难以落地。 他建议,项目应结合新疆自治区100万吨甲醇起步的立项要求和电网上网客观条件,一期先投资落地100万吨甲醇产业,选择哈密、塔城、昌吉等具备综合落地条件的地区,配备风力、光伏指标和一个煤矿作为上游供应链产品,各方条件都具备,容易落地。 国电投中电国际投资发展部副总经理李昭胤介绍了国电投将在新疆投资的两个项目:风机叶片回收和制氢制甲醇产业。他指出,全国第一批风力和光伏发电机组的寿命于2025年到期,这为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引入新疆提供了良好机会,这两个项目也体现了典型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他强调,制氢和甲醇产业是央企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之一。然而,在新疆的新能源产业中,无论规划规模多大、设想多好,最终都必须考虑电网上网条件及消纳等问题。目前,已建成的电站普遍面临弃风弃电的问题,未来若产业规划不合理,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 因此,他建议先与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和电力公司对接,掌握电力上网余额,倒推产业投资规模,以确保项目更易落地。对于课题组的产业规划第二期,可以结合2027年电网新政策进行配套实施。这样一期,可以实现产业快速落地,二期,也为产业规划打下基础,确保按计划推进。 中核集团新华水力发电华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周雄波也对公司的投资计划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除了传统的新能源投资,新疆独有的风光电资源与新兴绿色产业的结合是我们集团投资的亮点和优势,我们将充分利用这次西部大开发和课题组把新能源轻卡和现代农业及物流结合起来,电力消纳是我们投资最大的优势,也是新疆自治区政府喜欢的产业,将为新疆提供稳定的新质产业支持,推动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协会会员部任广利主任强调了课题组的成立不仅是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实现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具体举措,更是民营企业与央企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民营企业前端支持课题组工作,课题组中间赋能央企产业落地,民营企业后端承接央企商业机会。通过合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内卷的困境。他表示,协会将发挥专业优势,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为绿色低碳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 最后,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杨春平主任总结并发言。杨主任曾参与过多个国家重点课题,是国家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也是国家领导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方案的起草者。今年6月份,杨主任刚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区”的整体规划,有着丰富的国家课题经验和献言献计“直通车”。 他表示,参加发展中心组织的产业投资座谈会收获颇丰、感触深刻。以往在进行课题和规划时,通常是从上往下开展,而此次课题采取了从下往上的方式,先由投资方引导产业落地,这样的课题和规划更具合理性、实操性,也更符合地方政府的需求。杨主任提到,他们曾做的许多课题都形成了报告,最终报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一般都会给予批复和指示。他对发展中心组织的“西部大开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课题充满期待,认为其恰逢其时,且具备良好的产业条件。 杨主任强调需关注几个方面:此次西部大开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东部落后产能转移,而是新质生产力与西部资源禀赋结合的一次升级转型。这包括如何将传统产业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以及新能源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他指出,此次课题的方向是通过新能源与其他产业的多层级、多轮驱动,推动新疆及西部的快速发展。 杨主任提到,中国投资协会在促进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符合课题申报的要求和流程。他建议课题组尽快梳理新疆自治区和央企投资方的需求,争取将课题设计及相关信息形成简报,发表到国家发改委期刊上,为后续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做准备。 会议最后,课题组人员进行了分工: 1、王志伟副总经理负责在本周五之前统计各央企投资的产业规划,并根据产业确定落地新疆的城市。 2、杨春平主任将联系新疆自治区发改委,一是邀请共同参与课题组,二是进一步掌握新疆自治区发展需求和2025年的新政策,三是联系新疆电网,确定上网容量。另外,杨主任负责组建课题组专家团队。 3、孙文豹主任和任广利主任负责课题的设立,制定课题组工作计划,整合产业落地的各种资源。在2024年底前,完成央企与新疆地方政府的签约,2025年春季,达到开工条件。 参会此次会议的人员还有发展中心副主任张代辉、副主任彭晓梦,发展中心大湾区基地主任李成果,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文杨,中电智慧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简浩,北京电投瑞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经理殷天芮,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王飞荣,互联时空(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定坤,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陈丹,黄骅市远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学增,黄骅市良铸信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经理王玉阳,深圳市欧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立新(线上),广州汇兴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伊妮(线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了解 更多相关资讯
文章分类:
工作动态
|